AI確實帶來的方便是不容置疑的,只是輕鬆寫個標題,或是描述一些重點,它便可以輕易生成數百至數千字的文章。

GPT-4o,來吧⋯

撰寫三百字內的「寫作與AI」的看法

眼睛眨一下,便寫好了。標題、內容及標點符號總共363字。

我說三百字內,為何多了這麼多?

讀書時字數寫多的話是會扣分的⋯⋯

即使能每分鐘輸入60個字,不假思索下也需要最少6分鐘。

AI不用1秒便寫好,只能說科技真利害!!

寫作與AI的看法

AI的介入,讓寫作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。作為工具,它能迅速生成文字、提供靈感,甚至模仿不同風格的寫作,為作家和創作者節省大量時間。然而,這種效率的提升,也讓人不禁思考:寫作的本質是否會因此改變?

寫作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與思考的延伸,帶有深刻的個人印記與獨特性。AI雖然能模擬語言的結構與邏輯,但情感的深度與人性的複雜,卻難以完全複製。它可以幫助我們寫出「正確」的文字,但未必能寫出真正「動人」的故事。

另一方面,AI也挑戰了傳統寫作的定義。當文字不再完全由人類創作,作品的價值該如何評定?這是否會讓創作變得更加公式化、商業化?還是說,AI恰恰能激發人類更高層次的創意?

總的來看,AI是工具,而非威脅。它能輔助寫作,但無法取代寫作本身的靈魂。未來的關鍵,是如何在人類的情感與AI的效率之間找到平衡,讓技術成為創作的夥伴,而非主宰者。

上面AI生成的文章不好嗎?不錯,但仍有改善的空間。

因為內容並不是完全符合我想表達的感受,這只是大數據組合生成最符合「需求」的文章,或許我再叫AI修正一下便可以更趨完美。就如AI也說無法取代寫作本身的靈魂(AI應該不懂得甚麼是靈魂),生成的文章應該是參考了某人的感想⋯⋯

如果每個人都把所有文章都交給AI撰寫,那麼生成出來的多半是「罐頭文章」,看多了便會乏善可陳。

以後還會有人寫作嗎?有,但可能不多。

我已經忘記了在哪裡看到有人對寫作與AI的看法,只記得Paul Graham撰寫Writes and Write-Nots的網址(https://www.paulgraham.com/writes.html)。

他寫的不錯,值得大家去看看。

The reason so many people have trouble writing is that it’s fundamentally difficult. To write well you have to think clearly, and thinking clearly is hard.

「我思故我在,我手寫我心。」

寫出的就是我所想的,或是我想表達的。除非沒有經過思考,否則寫出來的一定整理過,故此文筆之間的通順與否就視乎思考是否清晰透徹及有條理。

If you’re thinking without writing, you only think you’re thinking.

故此寫作是需要思考的,腦袋真是個好東西。

.

.

.

不斷的思考>組織>撰寫>整理⋯⋯

.

.

.

我會疲倦,AI卻不會。

關於AI引致未來寫作可能變成兩極化,留待下次再有感而發⋯⋯